一则关于“物业费不缴纳会上征信”的消息在市民中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居民担忧,如果不按时缴纳物业费,自己的信用记录是否会受到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记者进行了详细调查。
据悉,自2020年起,我国部分城市开始尝试将物业费欠缴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这一做法的初衷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缴费意识,保障物业企业的合法权益,在实际操作中,是否将物业费欠缴行为纳入征信系统,各地区的政策并不一致。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尚未有明确规定将物业费欠缴行为纳入征信系统,但在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经开始尝试这一做法,这些城市的物业管理部门与征信机构合作,对欠缴物业费的居民进行信用记录的登记。
专家表示,将物业费欠缴行为纳入征信系统有一定的合理性,这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缴费意识,维护物业企业的合法权益;这也是一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探索,但与此同时,也有网友担忧,这一做法可能导致部分居民因为物业费问题而影响到信用记录。
以下是网友们对此事件的看法:
北京网友:“我觉得这个做法挺好的,可以提高大家的缴费意识,毕竟物业费是维护小区环境的重要来源。”
上海网友:“我担心这个政策会被滥用,有些物业企业可能会借此机会提高物业费,增加居民负担。”
广州网友:“我觉得这个政策应该有个度,不能让物业费欠缴成为影响个人信用的主要因素。”
成都网友:“我觉得这个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但具体实施中要注意保护居民的合法权益。”
苏州网友:“物业费不缴纳上征信,我觉得这是一种督促缴费的好方法,但也要注意别让居民承受太大压力。”
和版:
北京话:“这事儿整得挺有意思的,能让人知道缴费的重要性,但也不能让大伙儿太受罪。”
上海话:“阿拉觉得这个政策有利有弊,要好好把握度,别让物业费变成大伙儿的负担。”
广东话:“这个政策听起来不错,可以提高缴费意识,但也要注意别让市民太难过。”
四川话:“这个政策出发点好,但执行起来要悠着点,别让缴费成为居民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