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不上征信的贷款是否会采取上门催收”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对新型催收方式及其可能涉及的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各种贷款产品层出不穷,一些不上征信的小额贷款因其便捷性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一旦借款人逾期还款,催收问题便随之而来。
专家表示,不上征信的贷款虽然不会在个人征信记录中留下痕迹,但逾期还款依然会产生一系列后果,借款人可能会面临电话、短信等常规催收手段,而在这些手段无效的情况下,一些催收公司可能会采取上门催收的方式。
“上门催收并非合法手段,但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专家指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催收公司不具备执法权,无权采取上门催收等强制措施,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催收公司为了追回欠款,可能会采取这种方式对借款人施加压力。
针对这一问题,专家表示,借款人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并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自我保护:
1. 保持冷静,了解催收人员的身份和催收目的,切勿因恐慌而轻易承诺还款。
2. 如遇到上门催收,可要求催收人员出示相关证件,并告知其不具备执法权,要求其离开。
3. 如催收行为涉嫌违法,可及时报警,并寻求法律援助。
4. 在还款过程中,务必通过正规渠道,切勿轻信催收人员的口头承诺。
专家也提醒借款人,在选择贷款产品时,应充分了解贷款合同的条款,按时还款,避免逾期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以下是网友们对此事件的看法:
北京网友:“上门催收确实让人害怕,但我们要知道自己的权益,不能被催收公司吓倒。”
上海网友:“我觉得借款人还是要按时还款,避免逾期,免得给自己带来麻烦。”
广州网友:“上门催收是不合法的,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被催收公司牵着鼻子走。”
成都网友:“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催收公司的监管力度,让借款人有一个良好的还款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