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关于高考志愿填报是否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为此,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教育部相关部门,为广大考生和家长解答这一疑问。
据教育部相关人员介绍,高考志愿填报与个人征信记录并无直接关联,征信记录主要用于反映个人信用状况,包括贷款、信用卡还款、水电费缴纳等情况,而高考志愿填报是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成绩和招生政策选择学校和专业的过程,与个人信用无关。
针对网友提出的“填志愿不上征信吗”的疑问,教育部回应称,高考志愿填报系统会收集考生个人信息,但仅用于招生录取工作,不会将相关信息提供给征信机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无需担心征信记录受到影响。
教育部还表示,为了确保考生信息安全,志愿填报系统采用了严格的加密措施,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教育部也将加强对志愿填报工作的监管,杜绝泄露考生个人信息的行为。
在了解到教育部的回应后,网友们纷纷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来自北京的网友“海淀网友”表示:“这下放心了,原来填志愿不会影响征信记录,可以安心填报了。”上海的网友“浦东新区网友”也表示:“教育部回应得很及时,对于我们考生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
也有部分网友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广州的网友“白云区网友”认为:“虽然填志愿不影响征信,但我们还是要注意个人信息的安全,不要随意泄露。”成都的网友“武侯区网友”也表示:“征信记录虽然不受影响,但填报志愿时还是要谨慎,以免影响未来的学业和就业。”
教育部回应志愿填报对征信记录的影响,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在填报志愿时,考生们可以放心选择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同时也要注意个人信息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