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关于银行是否会在贷款结清后开具结清证明而不上征信的消息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据悉,有消费者在贷款结清后,向银行申请开具结清证明,但银行方面却以不上征信为由拒绝开具,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银行信贷政策的讨论。
据了解,消费者在贷款结清后,通常需要银行开具结清证明,以证明贷款已全部偿还,这对于消费者来说,一方面可以消除信用报告中的不良记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其在今后申请贷款或其他金融服务时,获得更好的信用评级。
近期有消费者反映,在贷款结清后向银行申请开具结清证明时,银行方面却以不上征信为由拒绝开具,这让许多消费者感到困惑,既然贷款已结清,为何不能开具结清证明?
针对这一情况,记者采访了多家银行,部分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根据人民银行的规定,只有征信报告上的贷款记录才能作为贷款结清的证明,如果消费者的贷款记录没有上征信,银行是无法开具结清证明的。
但也有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即使贷款记录没有上征信,银行在贷款结清后,仍然可以开具结清证明,只不过这种证明可能不具备法律效力,不能作为贷款结清的官方证明。
对于银行方面的回应,网友们纷纷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北京网友:“银行应该给消费者开具结清证明,这是消费者的权利,银行不能以不上征信为由拒绝。”
上海网友:“我觉得银行的做法没错,毕竟征信报告是权威的贷款记录,如果贷款记录没有上征信,银行开具的结清证明可能不具备法律效力。”
广州网友:“消费者在贷款结清后,应该有权要求银行开具结清证明,如果银行拒绝开具,消费者可以向人民银行投诉。”
成都网友:“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由相关部门来规范,明确银行在贷款结清后是否需要开具结清证明,以及如何开具。”
网友们普遍认为,消费者在贷款结清后,银行应该开具结清证明,但具体操作还需相关部门进行规范,而对于银行来说,如何在遵循规定的同时,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也将成为其面临的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