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征信政策的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网友疑惑:现在逾期是否不再计入征信系统?针对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为您详细解读最新政策变化。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征信业管理工作的通知》,自2023年1月1日起,征信系统将进行一系列调整,最受关注的是逾期记录的计入方式,过去,一旦发生逾期,相关信息将在征信报告中保留5年,而根据最新政策,逾期记录的保留期限调整为3年。
专家表示,这一调整并不意味着逾期不再计入征信,逾期行为仍然会对个人信用产生负面影响,只不过,在保留期限上进行了缩短,以减轻逾期记录对个人信用的长期影响。
最新政策还明确了逾期记录的计入标准,过去,只要发生逾期,无论金额大小,都会被计入征信报告,而根据新规定,只有逾期金额达到500元以上,且逾期时间超过30天,才会被计入征信报告。
专家指出,这一政策调整旨在优化征信系统,更加合理地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缩短逾期记录保留期限有助于减轻逾期行为对个人信用的长期影响;提高逾期金额和逾期时间的计入标准,有利于避免小额欠款对个人信用的过度影响。
尽管政策调整有利于减轻逾期行为对个人信用的负面影响,但专家提醒,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逾期行为,个人仍然需要按时还款,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一旦发生逾期,应尽快还款,以免影响信用评级。
以下是网友们对于此事件的看法:
北京网友:这个政策调整挺好的,以前逾期记录保留5年,现在缩短到3年,对我们这些偶尔逾期的人来说是个好消息。
上海网友:我觉得这个政策变化对大家都有好处,毕竟谁都有可能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导致逾期,现在政策更人性化,给我们改正错误的机会。
广州网友:政策调整是好事,但大家还是要按时还款,不要逾期,毕竟,逾期还是会影响信用记录,对以后贷款啥的还是有影响的。
成都网友:我觉得这个政策变化对我们年轻人来说挺重要的,以前逾期记录保留时间太长,现在缩短到3年,对我们这种刚步入社会的人来说是个福音。
武汉网友:政策调整是好事,但大家还是要自觉遵守信用规则,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毕竟,信用是我们每个人的无形资产,关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最新政策调整有利于优化征信系统,减轻逾期行为对个人信用的负面影响,但大家仍需重视信用记录,保持良好的信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