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关于家长是否应该查看子女征信报告的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部分家长认为查看子女的征信报告有助于了解子女的信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也有专家表示,过度关注子女的征信报告可能会侵犯其隐私权,不利于子女独立人格的培养。
对此,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家长以及年轻人,以期全面了解这一话题。
专家观点: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张晓红认为,家长查看子女的征信报告,出发点是关心子女的成长,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她说:“家长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与子女沟通,了解他们的消费观念和信用意识,而不是单方面查看征信报告,家长要尊重子女的隐私,给他们足够的信任和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研究员李明表示,征信报告属于个人隐私,家长在查看子女的征信报告时,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他建议,家长可以通过与子女沟通,教育他们诚信守信,培养良好的信用意识。
家长看法:
来自上海的家长王女士表示,她曾经查看过子女的征信报告,发现子女存在过度消费的问题,她说:“我觉得查看子女的征信报告是有必要的,可以让我们及时发现子女的问题,帮助他们改正,我们也会尊重子女的隐私,不会过于频繁地查看。”
来自北京的家长张先生则认为,家长查看子女的征信报告可能会让子女产生逆反心理,他说:“我们应该尊重子女的独立人格,让他们自己学会承担信用责任,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家庭教育、沟通引导等,来培养子女的信用意识。”
年轻人观点:
来自广州的年轻人小李表示,他并不反对家长查看自己的征信报告,但希望家长能够尊重自己的隐私,他说:“家长关心我们的成长,我们可以理解,但我们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希望家长能够信任我们,给我们足够的自由。”
来自成都的年轻人小王则认为,家长查看子女的征信报告应该适度,她说:“家长关心我们的信用状况是好事,但过于频繁地查看可能会让我们感到压力,我们应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信用,家长可以适当引导。”
和:
网友们对于这个话题的看法也是五花八门,有网友说:“家长关心子女的成长是天经地义的,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别让孩子反感。”(长沙网友)
也有网友表示:“我觉得家长查看子女的征信报告可以,但不要太过分,尊重孩子的隐私最重要。”(武汉网友)
家长在关心子女的信用状况时,要把握好度,既要关心子女的成长,也要尊重他们的隐私,通过沟通、引导等方式,培养子女的信用意识,让他们在诚信的道路上越走越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