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车贷市场掀起了一场关于“车贷是否需要查看监护人征信”的讨论,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本报记者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据调查,目前市场上大部分金融机构在审批车贷时,会要求用户提供本人的征信报告,对于是否需要查看监护人的征信,各家金融机构的做法却不尽相同,部分金融机构认为,监护人的信用状况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有较大影响,因此会要求查看监护人的征信;而另一部分金融机构则认为,借款人本人具备还款能力即可,无需过多关注监护人的信用状况。
车贷市场这种不同的做法,究竟会对借款人和金融机构产生哪些影响呢?
对于借款人来说,如果金融机构要求查看监护人的征信,那么对于那些信用状况较好的监护人来说,无疑会增加借款人的信用评分,从而提高贷款额度,但对于信用状况不佳的监护人,借款人可能会因此受到牵连,导致贷款额度降低甚至无法贷款。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查看监护人的征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贷款风险,如果监护人的信用状况良好,那么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也会相对较高,但另一方面,过度关注监护人的信用状况,可能会让一些信用状况不佳但具备还款能力的借款人无法获得贷款,从而缩小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网友们对此事件的看法各异,以下是部分网友的观点:
北京网友:“我觉得金融机构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查看监护人的征信,如果借款人信用状况良好,且具备还款能力,那么无需过多关注监护人的信用。”
上海网友:“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经济状况和信用状况对子女的影响很大,金融机构查看监护人的征信,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广州网友:“我觉得金融机构不应该过分关注监护人的信用状况,毕竟,借款人本人具备还款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可能会导致一些信用状况不佳但具备还款能力的借款人无法获得贷款。”
车贷市场是否查看监护人征信,对借款人和金融机构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具体操作中,金融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查看监护人的征信,以平衡风险和业务发展,而对于借款人来说,保持良好的信用状况,是获得贷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