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贷款平台是否将借款记录上传至征信系统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市民在使用各类贷款平台时,对于自己的借款行为是否会影响到个人征信产生了疑问,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揭秘贷款平台征信记录真相。
一、贷款平台征信记录现状
目前,市场上的贷款平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央行征信系统直接对接的正规金融机构,如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另一类则是互联网贷款平台,如P2P、现金贷等。
对于正规金融机构,其贷款记录会直接上传至央行征信系统,市民在使用这些平台借款时,贷款记录会体现在个人征信报告中,而对于互联网贷款平台,其征信记录情况则相对复杂。
二、互联网贷款平台征信记录揭秘
1. 部分互联网贷款平台与央行征信系统对接
近年来,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部分互联网贷款平台已经开始与央行征信系统对接,这意味着,在这些平台上产生的借款记录会体现在个人征信报告中,微粒贷、借呗等平台,借款记录会同步至央行征信系统。
2. 部分互联网贷款平台采用第三方征信机构
还有一些互联网贷款平台,虽然暂时没有与央行征信系统对接,但会采用第三方征信机构进行信用评估,这些第三方征信机构会根据借款人的借款行为、还款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为借款人建立信用档案,芝麻信用、腾讯信用等。
3. 部分互联网贷款平台不记录征信
也有一部分互联网贷款平台,由于种种原因,暂时没有与央行征信系统或第三方征信机构对接,在这些平台上产生的借款记录,不会体现在个人征信报告中。
三、网友看法
广州网友:“我觉得贷款平台应该把借款记录上传至征信系统,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注重信用,避免逾期还款。”
成都网友:“现在市面上贷款平台太多了,有些平台不记录征信,容易导致借款人过度负债,希望监管机构能够加强管理。”
杭州网友:“我觉得上传征信也有好处,可以让我们在申请房贷、车贷时,享受到更优惠的利率。”
武汉网友:“上传征信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信用,但也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避免信息泄露。”
四、结语
互联网贷款平台的征信记录情况较为复杂,市民在使用贷款平台时,应尽量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关注自己的信用记录,也希望监管机构能够加强对互联网贷款平台的监管,保障借款人的权益,而对于贷款平台来说,合规经营、保护用户隐私,应是他们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