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关于商业银行贷款逾期记录不再全部上传至征信系统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市民疑问:商贷逾期真的不会上征信吗?对此,记者采访了多位金融专家,为您详细解读银行新政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个人信用记录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市民在还款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商贷逾期,过去,一旦发生逾期,相关信息将被上传至征信系统,对个人信用造成一定影响,近期银行新政策出台,对商贷逾期记录的上传进行了调整。
专家表示,新政策规定,商业银行在处理商贷逾期记录时,将不再全部上传至征信系统,对于轻微逾期,如逾期1-30天,银行将不再将其纳入征信系统;对于逾期31-60天的,银行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部分情况下可不上传;而对于逾期超过60天的,银行仍将按照原有规定上传至征信系统。
这一政策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市民的信用负担,让信用记录更加合理反映个人信用状况,专家指出,新政策有助于避免因偶然因素导致的轻微逾期对个人信用造成过大影响,同时也能鼓励市民更加关注自身信用记录。
这一政策调整对市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记者采访了部分网友,以下是他们的看法:
广州网友:“这个政策挺好的,以前因为一次忘记还款,就被记了一笔不良信用,现在这种小错误不会被记录了,感觉压力小了很多。”
成都网友:“我觉得这个政策很人性化,毕竟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只要不是恶意逾期,就不应该影响信用。”
北京网友:“这个政策出来后,大家更应该自觉按时还款,不要因为政策放宽就放松警惕,信用记录还是很重要的。”
苏州网友:“政策是好了,但还是要提醒大家,逾期还款还是会有一定的风险,尽量不要逾期。”
新政策在减轻市民信用负担的同时,也提醒大家要重视信用记录,保持良好的还款习惯,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也要自觉遵守金融规则,维护自身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