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关于银行逾期还款不上征信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消费者对此产生了疑问:逾期还款真的不再计入征信报告了吗?针对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多家银行,为您揭示政策新变化。
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一直在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降低金融风险,部分银行推出了新的逾期还款政策,不再将逾期记录计入征信报告,这一政策引发了消费者的热议。
记者了解到,这一政策主要是针对小额贷款和信用卡逾期还款,某国有大行客服人员表示:“对于小额贷款和信用卡逾期还款,我们将根据客户逾期金额和逾期时间来决定是否计入征信报告,一般情况下,小额贷款逾期金额在5000元以下,逾期时间在30天以内的,不再计入征信报告。”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我们对于信用卡逾期还款的政策也有所调整,对于逾期金额在1000元以下,逾期时间在30天以内的,不再计入征信报告。”
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可以随意逾期还款,银行方面提醒,虽然部分逾期记录不再计入征信报告,但银行仍然会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来决定贷款利率、额度等,逾期还款仍会产生滞纳金和利息,消费者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于这一政策变化,网友们纷纷表示看法:
北京网友:“这个政策不错,可以减轻一些消费者的负担,但大家还是要按时还款,不要滥用这个政策。”
上海网友:“我觉得这个政策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但银行也要加强监管,防止有人恶意逾期。”
广州网友:“这个政策对于小额贷款和信用卡用户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大家还是要养成良好的还款习惯,不要因为政策放宽就随意逾期。”
成都网友:“政策是好了,但关键还是要看银行执行力度,希望银行能够真正落实这个政策,让消费者受益。”
这一政策变化旨在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但消费者仍需按时还款,养成良好的信用习惯,在此,记者提醒广大消费者,珍惜信用,合理使用金融产品,共同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