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各类借款平台层出不穷,一则关于“16岁青少年在借款平台上借款”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小额借款平台是否真的可以向未成年人提供借款服务呢?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据了解,我国《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6岁的青少年在法律上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意味着,他们在进行民事活动时,需要得到法定监护人的同意或者由法定监护人代为实施。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小额借款平台却对未成年人的借款申请予以放行,记者以一名16岁的未成年身份,在多个借款平台上尝试申请借款,发现确实存在部分平台对未成年人的借款申请审核较为宽松的现象。
专家表示,未成年人借款存在较大的风险,未成年人缺乏独立的经济来源,可能导致借款逾期、拖欠等问题;未成年人对金融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诱惑,陷入“套路贷”等陷阱。
针对这一现象,记者采访了多家小额借款平台的负责人,他们表示,平台在审核借款申请时,确实会对未成年人的身份进行核实,但部分平台由于审核不严,导致未成年人借款现象时有发生。
以下是网友们对此事件的看法:
广州网友:“现在的小孩太容易借到钱了,家长可得注意了,别让孩子陷入债务陷阱。”
上海网友:“这些借款平台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审核,不能让他们随意借款。”
成都网友:“我觉得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严格限制未成年人借款,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重庆网友:“16岁的孩子懂个啥,这些平台太不负责了,应该好好管管。”
针对16岁借钱的平台小额借款问题,各方观点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加强对未成年人借款的监管,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当务之急,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采取措施,规范借款市场,让未成年人远离债务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