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关于网上贷款签合同后未下款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网友疑惑:既然钱没到手,那这份合同还具有法律效力吗?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法律专家,为广大网友揭秘网络贷款合同的法律真相。
事情起因于一位来自上海的网友小张,不久前,他在一家网络贷款平台上申请了一笔贷款,并顺利通过了审核,随后,小张与贷款平台签订了借款合同,在合同签订后,贷款平台却迟迟未将款项划拨到小张的账户,这让小张犯了难:这笔钱到底还能不能拿到?
针对这一情况,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李先生,李律师表示,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生效,即使贷款平台未将款项划拨到借款人账户,只要借款人与贷款平台之间签订了借款合同,且合同内容合法合规,那么这份合同仍然具有法律效力。
对于小张这种情况,他应该如何维权呢?李律师建议,小张可以首先与贷款平台进行沟通,了解款项未下拨的原因,如果贷款平台存在恶意拖欠的情况,小张可以向贷款平台的监管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贷款平台履行合同义务,支付借款本金及相应利息。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网络贷款的普及,类似小张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许多网友在签订贷款合同后,也遇到了款项未下款的问题,对此,网友们的看法不一:
山东网友小李表示:“我觉得签了合同就应该按照约定履行,贷款平台不能无缘无故拖欠款项。”
广东网友小王则认为:“网络贷款平台这么多,竞争激烈,有时候可能存在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作为借款人,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正规的平台进行贷款。”
四川网友小张则表示:“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贷款平台确实存在过错,那借款人当然有权利维权。”
网上贷款签合同没下款确实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作为借款人,我们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谨慎,遇到问题时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贷款平台也应该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为借款人提供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