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关于疫情期间银行催收贷款并可能影响征信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在疫情期间,相关部门曾明确表示,对于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可以适当放宽还款期限,不影响征信记录,现实中仍有一些银行在疫情期间对逾期还款者采取催收措施,甚至可能影响其征信。
据媒体报道,疫情期间,不少借款人因疫情影响失去了收入来源,导致无法按时还款,按照政策,这些借款人应该得到银行的谅解和支持,实际情况却是,一些银行在催收过程中,仍然按照常规操作,对逾期还款者进行催收,并可能将其记录在征信系统中。
以北京的李先生为例,他在疫情期间失去了工作,导致无法按时偿还信用卡欠款,尽管他主动与银行沟通,希望延期还款,但银行仍然采取了催收措施,并将其记录在征信系统中,李先生对此表示:“疫情期间,不是说了不上征信吗?为什么银行还要这样对待我们这些受疫情影响的人呢?”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疫情期间,确实有一些银行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客户采取了宽容政策,但并非所有银行都能做到这一点,银行在催收过程中,也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能滥用催收手段。
专家指出,疫情期间,银行在催收贷款时,应充分考虑借款人的实际情况,遵循政策,给予适当的宽容,借款人也应主动与银行沟通,说明自己的困难,寻求解决方案。
网友热议:广州网友:“疫情期间,银行应该人性化一些,毕竟大家都不容易。”
上海网友:“银行也要生存,但催收手段过于强硬,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成都网友:“政策是好的,但执行起来还有待加强,希望银行能更加关注受疫情影响的人群。”
武汉网友:“疫情期间,大家都不容易,银行应该与客户共同度过难关。”
苏州网友:“银行在催收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沟通,而不是一味地采取强硬手段。”
疫情期间银行催收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网友们普遍呼吁银行在催收过程中更加人性化,关注受疫情影响的人群,希望在政策引导下,银行与借款人能够共同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