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疫情期间逾期贷款不上征信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疑惑,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详细调查。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征信系统主要用于记录个人和企业的信用状况,为金融机构提供信用评估依据,疫情期间,为缓解企业和个人面临的压力,央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对逾期贷款暂不纳入征信系统的规定。
据了解,自2020年2月份以来,央行已多次发布通知,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对疫情期间受影响的个人和企业,逾期贷款暂不纳入征信系统,这一政策旨在降低疫情对借款人信用记录的影响,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这并不意味着疫情期间逾期贷款就不会上征信,记者了解到,金融机构在执行央行政策时,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如果借款人因疫情原因导致逾期,且积极配合金融机构解决问题,那么逾期记录暂不纳入征信系统的可能性较大,但若借款人恶意拖欠贷款,或者逾期时间较长,金融机构仍有权将其逾期记录纳入征信系统。
对于网友们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多位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他们表示,疫情期间逾期不上征信的政策确实存在,但并非所有逾期贷款都能享受这一政策,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借款人的实际情况来判断。
以下是网友们对此事件的看法:
北京网友:“这个政策出台得及时,疫情期间大家都不容易,能减轻一些负担是好事。”
上海网友:“我觉得这个政策挺好的,但也要防止有人恶意拖欠贷款,影响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营。”
广州网友:“这个政策对借款人来说是个福音,但金融机构也要严格把关,不能让一些人钻空子。”
成都网友:“疫情期间逾期不上征信的政策,体现了对我们普通百姓的关爱,但我们也要自觉遵守还款约定,不要给金融机构和社会带来负担。”
疫情期间逾期不上征信的政策是真的,但并非所有逾期贷款都能享受这一政策,借款人还需积极配合金融机构解决问题,以免影响自己的信用记录,金融机构也要严格把关,确保政策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