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关于“征信黑名单人员是否能进入工厂上班”的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网友纷纷发表看法,对此展开了热议。
据调查,我国一些工厂在招聘过程中,确实会对求职者的征信记录进行审查,征信黑了的人是否真的无法在工厂找到工作呢?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征信黑名单,征信黑名单是指因个人信用不良,如逾期还款、恶意拖欠等行为,被金融机构列入不良信用记录的人员名单,这些不良信用记录会在一定时间内对个人的信用生活产生影响。
记者采访了多家工厂的人力资源部门,他们表示,征信记录是衡量求职者信用状况的一个重要参考,对于一些对信用要求较高的岗位,如财务、采购等,工厂规定的信用标准,确实会对征信黑名单人员有所限制,但并非所有岗位都对征信记录有严格要求。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厂负责人表示:“我们会根据岗位需求来决定是否对征信记录进行审查,对于一些普通岗位,如操作工、搬运工等,我们更看重求职者的技能和稳定性,并不会因为征信问题而一票否决。”
记者了解到,一些地方已经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给予征信不良人员改过自新的机会,上海市规定,企业在对求职者进行信用审查时,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得歧视征信不良人员。
网友们对此事件的看法如何呢?
北京网友:“征信黑名单人员也有生存的权利,企业应该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广州网友:“我觉得这个要分岗位,对于一些关键岗位,征信记录是很重要的,但对于普通岗位,企业不应该过于苛刻。”
成都网友:“征信黑名单人员应该自己反思,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企业也要有社会责任感,给予他们一定的机会。”
苏州网友:“企业应该注重求职者的实际能力,而不是只看征信记录,征信黑名单人员也有可能是受害者,应该给予关爱。”
网友们普遍认为,企业应根据岗位需求来决定是否对征信记录进行审查,给予征信黑名单人员改过自新的机会,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